“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入海口时强调。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由栖居的东方白鹳(2020年12月13日拍摄)。胡友文摄/光明图片
自20世纪60年代石油和农业大开发以来,黄河口在经历自然演化的同时,越来越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被激化,湿地生态保护的压力与日俱增。 黄河入海口承接了整个黄河流域输送来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态流,在河、海、陆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河口三角洲,孕育了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具有汇碳、生物栖息、水文调节、土壤改良等多种功能,对维护黄河下游及渤海生态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为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应将黄河口视为人与自然、河流与海洋、海洋与陆地相互影响与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从系统性、连通性、完整性、稳定性等方面探讨实现湿地生态健康的路径与策略,全面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良性发展。 什么样的湿地生态系统才“健康”?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的“大河息壤”新生湿地自然景观。黄高潮摄/光明图片 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可用其自身的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三方面特征衡量;同时,还可以依据湿地群落中优势、特有、濒危、环境敏感等指示物种的数量、生物量、结构、功能等来衡量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此外,对湿地的开发程度、保护意识、管理水平等,也会通过影响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湿地生态健康,因此,GDP、人口增长率、资源消费、公众生态意识等社会经济指标也是评价湿地健康的依据。 建立客观、完善的指标体系,科学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是适度保护与修复的基础。目前绝大部分湿地均不可避免地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因此并非处于原始状态的自然特征才可以判定“健康”。如果人类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使其保留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组织功能,在外界胁迫下能够自我恢复,就可以认为是健康的。本着生态优先、应保尽保的原则,我们可以对处于不同健康水平的湿地分类施策: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区域,要保持其原真性,尽量避免人为干扰,使湿地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和自组织能力有序演化;对湿地生态系统亚健康的区域,应综合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并辅以人为措施,使湿地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健康;对湿地生态系统不健康的区域,应坚持生态学理念对症下药,采用湿地生境、生物、生态功能等恢复技术,使受损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健康。 如何统筹海、陆湿地协调发展? 整合、优化陆域、海域自然保护地布局,建立以黄河口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实现海、陆湿地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怎样保障湿地生态空间连续、完整? 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措施,优化黄河口“三生”空间格局。 国土空间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三生”空间。其中,生态空间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本底空间,具有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功能,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依托生态空间产生;生产空间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生计的空间,主要功能是为人类提供生物质和非生物质产品和服务,为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生活空间是“三生”空间的核心,主要承载人类居住、消费和娱乐等功能,从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中获取的一切物质、产品最终都将服务于生活空间。 如何实现湿地生态用水的平衡与稳定?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优化“三生”用水配置,既包括水质、水量配置,又包括地区、部门、行业、代际间的配置。然而,长期以来受“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思想的影响,我们对于生态用水没有形成系统的核算方法和度量标准。 科学核算生态需水量,保障生态用水需求,是实现湿地生态健康的必要条件。黄河口湿地的生态需水包括陆域、河流、海域湿地生态需水三方面。其中,陆域湿地须考虑植物、土壤、栖息地、补给地下水、净化污染物等用水需求,河流湿地须考虑河道基流、河道自净和河道输沙等需求,海域湿地则要考虑海岸水动力平衡、浅海生态环境、水域蒸发等需求。湿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水量,因此湿地健康演化的需水量有一定阈值范围,可划分为最小、适宜、最大三个等级:最小生态需水量是湿地维持目前状态所需的最低水量,一旦低于该水量,湿地将发生破碎、退化;适宜需水量指可以满足湿地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湿地正向演化所需要的水量,即满足植被正向演替和动物积极生存、繁衍的需水量;最大需水量是湿地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植被多样性达到最满意的程度、动物种类和数量达到可以承载的最大丰富度时所需求的最佳水量,此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
来源:光明网
作者:韩美